close
曾經, 我看到同類,
妳跟我是同類, 你跟我有點像,
欣賞誰誰, 因為很像以前的自己,
慢慢的,
發現, 原來心理學家說的好像沒錯,
這世界的每個人, 都是自己內心性格的反射,
以前的自己,現在的自己,相反的自己,安靜的自己,超嗨的自己,潛意識的自己,
自己所不認識的自己,
因為這樣不同的自己,所以我對這樣的自己產生好惡,
是這樣我們才會喜歡或者討厭一個人,
奇怪的是,原來是因為我們不能夠接受自己,所以才會討厭別人,
被討厭的人不是很無辜?原來被討厭只是人不能接納自己的產物?
讓我心理上難以接受的是,如果這個假設成立,
陳進興也是我另一個面目的反射?
爲什麼不可能? 罪惡的一面,只是因為教育,教養的影響而從我的性格被壓抑,
如果我生長相處的環境不同,難保我不會做出窮凶極惡的事情.
荒謬的是, 這個世界確實還是由真實的人真實的性格組合起來的,
假設每個人都是我的性格的倒影,
我怎樣用這個立場跟其他人相處?
或者,跟別人說話,是某種程度上的自言自語?
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經驗與成長環境跟知識,
我這邊所假設的,是排除了這些外在影響因素, 單純就性格面探討.
可是,看起來每個人性格也都不一樣啊?
這是因為"看起來"? 表面? 但是潛意識可能是一樣的,
那麼,
因為該死的潛意識, 這個假設無法證明.
##
全站熱搜